性质:民办 类型:工科 省份:湖北 批次:–
电话:8964981
网站:http://www.whsw.net
地址: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汉施路1号
专业介绍
院校介绍
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。1993年,经原湖北省教育委员会、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批准(鄂教职[1993]032号),创办“民办武汉生物工程学校”(中专);2000年,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(鄂政发[2000]51号),建立武汉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(高职);2005年,经教育部批准(教发函[2005]34号)、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(鄂政函[2005]28号),组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(本科);2008年,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办批准(鄂学位[2008]5号),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。
1994年春,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两次亲笔致信学校创办者,热情称赞“学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,真是件大好事”。在钱老的关心指导下,学校坚持“立校为公、办学为民、依法治校、回报社会”的办学宗旨和公益性办学原则,恪守“严谨、自强、求是、创新”校训,以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办学育人,不断改善办学条件,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,较好地实现了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。
学校遵照钱学森关于“生物工程是继信息革命之后21世纪的重大战略产业”的论述及“不断探索,早日办成产、学、研一体化的高等院校”的殷切期望,紧紧抓住湖北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的机遇,实施“质量立校、人才强校、特色兴校”的战略,通过建设品牌专业、精品课程、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,打造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团队,加强学科建设,突出生物工程特色。
学校现有教职工1176人,其中专任教师772人,专任教师中教授、副教授占23.45%,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67.62%。全日制在校生19772人,其中本科生10514人、专科生8928人,自考助学班学生330人。
学校现开设23个本科专业和26个专科专业。设有生物工程系、生物技术系、制药工程系、化学与环境工程系、园林系、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、管理工程系、外语系、艺术系、体育系、建筑系、机电工程系、思想政治理论课部、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及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现代生物技术研发中心、分析测试中心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、继续教育学院、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、教师培训学院、创业学院、钱学森纪念馆、晨光武术学校等30多个教学科研单位。现有省级重点(培育)学科1个、品牌专业1个、精品课程3门、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,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(支柱)产业人才培养计划1项。
学校现占地面积115.75万m2,建筑面积51.68万m2,另有20余万m2的建筑正在建设中,预计今年年底至明年秋季开学前分期交付使用。拥有教学楼8栋,实验楼6栋,学生公寓22栋,教师公寓27栋,学生餐厅5座。图书馆建筑面积2万多m2,藏书149.6万册(种),设有16个书库和阅览室,中外数据库5个。现有各类实验(实训)室40个,校内实习实训场所26个,教学用计算机2631台,多媒体教室、语音室座位数18720个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755.28万元。建有多功能体育馆1座,标准化塑胶田径运动场2个,五人制足球场、篮球场、排球场、羽毛球场、网球场91片,另建一批健身设施,较好满足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。校园环境优美,终年鸟语花香,绿树成荫,已初步形成具有现代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式校园。
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,初步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,科研、产业互为促进、相得益彰的办学格局。专业设置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并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,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,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;重点开展以生物医药、生物农业、生物能源、生物技术、生物环保等为主攻方向的应用技术研究,建有现代生物技术研发中心、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、园林研究所、应用化学研究所、分析测试中心等研发机构及园林花卉基地、园林教学实习基地、中药材标本馆、药用植物园、污水处理厂等校内实训基地,有武汉风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、武汉长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、湖北新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、武汉新港广厦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。
学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,办有“钱学森实验班”,“战略性新兴产业班”,“建筑工程技术管理”、“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管理”教改实验班,“园林特色班”;与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武汉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、知名企业建立了“校企合作发展联盟”,逐步完善了对接机制,联合开展了人才培养、教师实践、企业职工培训、学生实习、订单式就业和课题研究、共建科研平台、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;每年有数百名毕业生通过“订单式培养班”在企业就业,其中,“九州通班”近几年共有700多人进入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公司中层骨干。学校启动了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建设,推进我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。
学校自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科研工作,迄今,我校教师承担各类科研、教研课题500余项,发表论文1500多篇,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15项,先后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,武汉市晨光计划2项。2011年、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各1项。
学校坚持育人为本,德育为先,全面推行素质教育,先后特聘“全国道德模范”吴天祥、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汪金权、著名中共党史专家石仲泉为我校“大学生人生导师”;近三学年,获国家、省、市大学生学科、课外科技、文体活动竞赛等各类奖项240多个;自2008年有首届本科毕业生以来,共有88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;502人考取硕士研究生,考研录取率近10%,毕业生年底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%以上。
学校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“奖、贷、勤、助、补”体系,学生获各类奖、助学金总额平均每年达1200万元左右,受益覆盖面约达学生总数的50%左右。
学校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“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”;民政部授予“全国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”、“全国先进社会组织”;中共湖北省委授予“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”、“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”;湖北省教育厅授予“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”、“省级平安校园”、“湖北省园林式学校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师生中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:有“全国优秀教师”孔德文副教授,在鄂外国专家最高荣誉“编钟奖”获得者吕慧英教授,“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湖北省优秀教师”董妍玲副教授,被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称赞“有志不在年高”的“武汉市优秀教师”张秋菊副教授等;许大卉、杨子威等学生受到团中央、教育部及省教育厅、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表彰,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先进典型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群体示范效应。
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了中央和省领导的关怀、支持和指导,俞正声、钱运录、张榕明、陈宗兴、周济、罗清泉、蒋祝平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、省部级主要领导同志先后专程来学校视察指导工作,他们热情称赞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是一项“功德无量”的崇高事业。
近年来,学校全面推进“百名博士引进工程”、“教学质量工程”、“服务地方经济研发工程”,启动“晨光学者”计划,狠抓内涵建设,坚持科学发展,力争到本世纪中叶,把我校建设成以生命科学为特色,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。
本文由用户:shooladmin 投稿分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(点击这里联系)处理,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school.yktime.cn/167995.html